
近日鄭欣宜在臉書上旱有地登出她在加拿大唸書時的生活照。詳見鄭欣宜FB。她指出在她青春期時,香港傳媒遠渡至加國,對她作出越洋追訪而不勝其煩。幸得有兩位同齡知己支持,陪佢渡過最黑暗的被追訪歳月。她最近因觀看完彼思的電影熊抱青春記,令她憶起童年往事。朋友間再一次重聚,重拾少年時的天真傲氣。我本來不打算觀看這齣少女動畫電影,但因鄭小姐的推介下,看畢整套電影加製作特輯,令我明白這套電影帶出的訊息不只成長過程的驟變。
未入正題,先同大家温下書。温日良,別名肥良。香港著名漫畫家。1994年自資創立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港漫多以暴力為主題。成名作品有,海虎、武神、兇獸武者、風暴十三。他繪畫出每位技擊角色全部體內都有一股勢。也可以說成是潛藏的兇獸。兇獸的類別是根據練武者的心智行為而決定。龍、虎、獅的出現比較多。在打鬥過程中,主筆會將兇獸的形態繪畫在角色的背後,增加觀眾的投入感。

蕭若元曾在網台節目中道出中國傳統家長對子女的敎育模式多採用體罸。在子女唸小學時,這種敎模式在小學生多管用。但當子女進入中學時,反叛期的子女多與家長作出對峙局面。很多子女經過長期小學生涯的壓迫,踏入中學便會一反常態。無心向學事小,結識不良少年事大。蕭生一早將兩名女兒入讀國際學校。因為國際學校的小學課程不會有太多功課及測驗。讓小學生能盡情去玩。國際學校的中學部會根據學生的天賦,按照他們的專長去建議學生修讀合適課程。因沒有經過傳統的小學敎育,學生年齡接近入大學的年齡。敎師會敎導學生大學畢業後的工種行業。這種敎學模式是要初中生開始立下人生目標。

初初接觸熊抱青春記的宣傳海報,令我聯想到 TVB 一套電視劇 M Club 女人俱樂部。M 是指女性進人青春期的生理變化。熊抱青春記英文名字 Turning Red 所指是同一意思吧。但看畢才明白 Red 在彼思動畫可解作 Anger。看畢製作特輯 Embrace the panda,明白導演 Domee Shi 石之予在設計片中小女孩美美這角色,是她童年的寫照。故事背景在多倫多,十三歳小女孩美美體質發生異變。因家族中女性成員的護身咒,進入青春期是會化作赤狸貓。美美是加藉華人。但深受傳統敎育的束縛。在東西文化及新舊兩代人的衝擊,對美美日常生活極不容易。導演石之予是根據她少年時期對母親的對立局面,將內心潛藏的兇獸釋放。人在獸化後會獸性大發,繼而有暴力傾向。片中赤狸貓是取材自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1994年平成狸合戰中的變身狸貓。宣傳海報中的Panda一詞是想借熊貓一詞去說明華人的傳統吉祥象徵。


全片加製作特輯,是想帶出傳統華人文化進入西方社會,會令新生代的青少年難以適應日常生活。東西文化加兩代人的生活方式,單單以美美追求偶像演唱會門票一事已看出端倪。電影創作團隊的領袖屬全女班,片中父親一角是沒有話事權的小男人。另一邊廂迪士尼最新下水的郵輪Disney Wish 願望號,其女船長是 Minnie。從多齣迪士尼電影及工作崗位的意識形態,都可以表達出迪士尼正邁向女權天下,女兒當自強的朝代。

題外話:
更多插圖盡在Pixar 官網。

如果你突然變成毛絨絨、腍滋滋嘅小熊貓,點算好呢?今日記得去Disney+ 睇《熊抱青春記》,仲要喺樂園全新網上商店,搵齊可愛主題禮品番屋企陪住你,一齊感受充滿青春歡樂嘅時刻!《熊抱青春記》故事嘅女主角每次激動就會突然變成巨型小熊貓,同你展開一場爆笑奇妙嘅旅程。
👇🏻👇🏻👇🏻

另一套女權電影,彭秀慧編劇加導演,記錄香港職場女性踏入30歳的心態轉變。由周秀娜及鄭欣宜主演的29+1,同樣在Disney+平台可以觀看。詳見:沒有別的29+1。

歡迎大家加入Disney+ FB俱樂部。一齊討論最近 Disney+ 電影及節目資訊。
Disney+俱樂部
Hong Kong Disney+
有一則關於 女兒當自強的熊抱日記 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