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温暖人間講區區回收好習慣。加上今日彭博資訊(Bloomberg Intelligence)一份報告中稱,在2021年,香港可能會有大約13,100至16,300戶家庭通過其英國國民(海外)簽證移居英國。多咗移民家庭將電器及家具抛棄。今次集中介紹如何處理電器及電腦。環境保護署建立社區新的回收網絡,在全港十八區推展不同項目,當中包括「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以支援公眾實踐減廢回收,讓綠色生活紮根社區。

「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均會接收不少於8種回收物,包括廢紙、金屬、塑膠、玻璃樽、四電一腦、小型電器、慳電膽及光管、充電池等。收集到的回收物會經過分揀,再運送至合適的下游回收商作後續處理。

為便利和鼓勵市民使用社區回收設施,環保署通過智能回收系統先導計劃,於2020年11月16日推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讓市民憑卡賺取電子積分及兌換禮品。市民於社區新的回收網絡提交不少於2公斤的回收物後,即可作簡單登記領取一張「綠綠賞」積分卡。此後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或印於積分卡面背後的二維碼影像,即可賺取相應的「綠綠賞」電子積分以兌換禮品。 (「綠綠賞」常見問題) 利用「綠綠賞」積分可換購的禮品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及糧油乾貨,也有環保產品,例如:竹漿廁紙、毛巾以及環保回收袋等,以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將減廢回收的習慣逐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綠在區區」已重新塑造形象,成為一個社區新的回收網絡品牌,以「綠」字為概念,取諧音數字“6” 為標誌,其設計亦與英文“GREEN” 的字首“G”及常見循環再造標誌的形態相近,寓意綠色生活無處不在,“綠綠”無窮。
我個人試過將果醬樽、完好DVD 機、打印機及壞電腦交去回收環保站,佢地好壞都收。但如果家中有完好的電腦、手機、手提電腦及電腦週邊產品如路由器。個人建議將此類物品交去明愛電腦工場。將回收回來的電腦產品捐贈給基層兒童。讓下一代有機會學習電腦知識。詳見【同心抗疫】明愛「再生電腦」 助基層童停課不停學 。
如想捐贈電腦產品,可以親臨明愛電腦工場收集點。
如有舊衣物、書藉及玩具想捐贈,請參照移民前物資中途站。
有一則關於 區區回收好習慣 的留言